您好!欢迎访问银川进川医院网站!

特色项目

特色项目

先天性耳前痿管

阅读:455 时间:2022-09-17 14:34

       先天性耳前瘘管是常见的耳科疾病。为胚胎期形成耳廓的第一、第二腮弓的小丘样结节融合不良或第一腮沟封闭不全所致。瘘管是一种可有分枝而弯曲的盲管,其外口常位于耳轮脚前上方。管腔盖有复层鳞状上皮,腔内含有鳞屑物,挤压瘘口周围,偶有少许粘稠皮脂腺样物自瘘口溢出。一旦感染,则红肿痛而化脓,可反复发作。本病属外显不全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 第一鳃沟在胚胎期融合不全造成的遗迹。瘘口:常位于耳轮脚前。瘘管:可分支,管壁衬以鳞状上皮,管内有脱落的上皮及角化物。感染时形成具有臭味的分泌物,反复感 染可形成囊肿或脓肿。
      先天性耳前瘘管为第一鳃沟在胚胎期融合不全造成的痕迹。是常见耳科疾病之一。据国内统计,单侧多于双侧。约4:1。且女多于男。瘘口常位于耳轮脚前,瘘管可具分支,管壁衬以复层鳞状上皮。管腔内有脱落上皮及角化物。因感染腐败可排出具臭味的分泌物。若反复感染可形成囊肿或脓肿。瘘管的分支除个别深达鼓沟或向后达乳窦表面者外,一般均较短。


      临床表现
      耳前瘘管瘘口多位于耳轮脚前,另一端为盲管,深浅、长短不一,还可呈分枝状。瘘管多为单侧性,也可为双侧。管腔壁为复层鳞状上皮,具有毛囊、汗腺、皮脂腺等,故挤压时有少量白色粘稠性或干酪样分泌物从管口溢出。平时无症状,继发感染时则局部红肿疼痛。反复感染破溃后可形成瘢痕。
      (1)无症状,或挤出少许粘液、皮脂样物。
      (2)感染时,局部肿痛,化脓;反复感染可形成脓瘘或瘢痕。


      治疗方法
      先天性耳前瘘管合并感染时,常规的处理方法是控制炎症,局部痊愈后1~3个月考虑手术治疗。但局部感染形成脓肿或溃疡后,经切开排脓,换药处理后,仍流脓不止,经久不愈,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大多数患者在感染痊愈后,因无痛苦或缺乏卫生常识,往往忽视复诊而延误手术时机,导致多次反复感染,形成脓瘘、溃疡和较大范围的炎症性瘢痕,影响面部美观。我们在联合应用抗生素的同时,手术一次切除瘘管、感染灶及瘢痕,均获痊愈。

手术优点
      (1)切口能充分暴露并完整切除瘘管、感染灶及瘢痕。消除死腔,避免术后感染。同时切口张力小,皮肤缺损无需植皮修复。切口位于耳屏前及鬓角发际缘相对隐蔽。术后外观美,效果良好。
      (2)可Ⅰ期手术治愈,节省了治疗时间,疗程明显缩短,减轻了患者及家属的心理和经济负担。

联系我们

医院地址:银川市金凤区正源南街中海珑湾西门南侧银川进川医院

联系电话:0951-4100111

乘车路线:市内可乘9路、509路和103路公交车在正源街五里台路口站下车

版权所有:银川进川医院 Copyright©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宁ICP备2022001208号

版权所有:银川进川医院 Copyright ©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