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颈椎病?
颈椎病亦称颈椎综合症,即通常所说的颈椎骨质增生,是因损伤颈椎及其软组织退行性改变引起颈部神经根或脊髓以及颈部血管收到压迫和刺激而产生的颈肩臂部疼痛麻木为主要表现的疾病。40岁以上长期低头工作或睡眠姿势不良者易患本病。
颈椎病的证型有哪些?
颈型——或称落枕型,发作时颈背部疼痛,颈部不能仰视旋转,每次发作3-5天后缓解。
神经根型:以一侧颈背臂部疼痛,麻木,沉重,无力或肌肉萎缩为主,颈部后仰,咳嗽,喷嚏和大便时疼痛加剧,手指麻木如触电感,影响日常工作,睡眠和生活。
脊髓型——以慢性进行性四肢瘫痪为特征,一侧或双侧下肢发紧、麻木、僵硬、发抖、无力、走路步态笨拙,不稳,有踩棉花感,继而上肢发麻,肌力减弱,持物不稳容易坠落,严重可四肢瘫痪,二便失禁。
椎动脉型——以头晕为主要变现,伴有头痛、恶心、呕吐、耳鸣、耳聋、视物模糊、甚至突然倒地不醒人事
交感神经型——可表现为头疼,眼胀痛,视物模糊易流泪,耳鸣,听力下降,咽部不适有异物感,易恶心,皮肤多汗,血压忽高忽低,心跳加速等。
颈椎病的5大病因
1、头颈部外伤:脊髓型颈椎病与颈部外伤有关,病人因颈椎骨质增生、颈椎间盘膨出、椎管内软组织病变等使颈椎管处于狭窄临界状态中,从而引发颈椎病。
2、慢性劳损:从事单一劳动或固定一种姿势工作产生的积劳性损伤,另外颈椎活动范围大且颈椎负担头部的重量加大,骨关节以及软组织易形成慢性积累性损伤,在慢性损伤过程中会出现肌肉、筋膜、韧带、关节、滑膜等处会垂涎牵拉、局部肌肉痉挛等情况。
3、椎间盘退变及其继发病理改变: 20-30岁后椎间盘开始退变,颈椎受到慢性损伤或外伤后,椎间盘组织退行性病变开始加重,在外力作用下慢性的纤维环向四周脱出,颈椎盘厚度变窄,相应的关节韧带松弛,颈椎稳定性破坏,受到的压力会增加,从而引起关节软骨炎及关节滑膜韧带增厚,逐渐形成骨赘等继发性病理改变。
4、先天畸形、发育因素:先天发育因素导致颈椎生物力学改变,解剖关系紊乱,从而使颈椎退变提前。
5、外界因素:外界环境的风寒湿因素可降低机体对疼痛的耐受力,可使肌肉痉挛、小血管收缩、淋巴回流减慢、软组织血循环障碍等情况,均可引起颈椎病。
主要临床表现及并发症
1、 颈部症状:最常见的是颈项部疼痛、颈部僵硬感、颈部强直、活动受限、颈部肌肉痉挛、颈部活动困难等症状,有时还会出现捆绑感、颈部胀筋感、落枕感觉,偶尔还会出现头部偏向一侧、抬头及低头困难的情况。
2、 上肢症状:上肢常出现肩部、手臂、背部麻木及疼痛感觉,较严重时会出现运动和感觉障碍、痛觉过敏、手指麻木、手部无力、持物不稳、震颤麻痹等症状,随着症状变化还会出现上肢肌萎缩、肩周活动受限等情况
3、 下肢症状:对于下肢常出现的是放射性痛、冷、麻与凉的感觉,甚至还会出现下肢无力、不能站立、不能行走以及不能下蹲,这些情况多与天气变化有关,常常表现为遇冷加重、遇热减轻或者不明显,但也会出现肌萎缩、跛行等严重情况。
4、 头痛:常呈现放射痛、窜痛、麻痛、胀痛、局部痛、前额痛等情况,严重时还会出现呕吐现象。
5、 眼部症状:眼睛主要表现在睁眼无力、眼胀、视物不清、视力减弱、视野缺损等情况,如果颈部过度活动时还会出现眼痛、眼肌痉挛的症状,严重时还会出现一过性失明、结膜充血的情况。
6、 头晕目眩:症状轻微时会出现头痛、眩晕甚至是恶心、呕吐的症状,症状严重时则会出现一过性失明伴头昏、头沉甚至是突然晕倒的情况。
7、 记忆力障碍:记忆力会出现明显下降。
8、 心脏症状:常出现心悸、心慌气短、胸闷憋气、心前区疼痛的症状,但是通常检查心电图时显示心电图并无明显改变
9、 高血压:主要表现为血压升高,从而引起头晕、头痛、视物模糊甚至是恶心、呕吐等症状。
10、 胆囊炎:主要表现为腹胀、腹痛、恶心、食欲不振、四肢无力、肝脏区疼痛等症状
11、 半身不遂:单次肢体会出现偏瘫、麻木、窜胀甚至出现口角歪斜、语言功能障碍等症状。
12、 无汗现象:常表现为肢体发凉、怕冷,单次肢体或一个肢体或头部、双手、双足、四肢远端少汗,严重时还会出现全身干燥不适、情绪不稳的情况。
13、 胸闷疼痛:表现为起病缓慢的顽固性的单次胸大肌和乳房疼痛,检查时常会发现胸大肌疼痛。
颈椎病会引起瘫痪吗?
由于颈椎的退行性改变,增生、错位等因素直接刺激、压迫脊髓和神经根,而这些神经分布于肩部、上肢和手,就会造成相应的部位出现麻木,疼痛,肌肉营养不良而无力、萎缩、皮肤干燥,手指活动不便。严重者可引起瘫痪,可表现出多种类型,这和脊髓受压迫的部位,程度有关,引起的瘫痪也不同,如:三肢瘫,四肢瘫和交叉瘫等。所以患者对该病不能掉以轻心,应早预防,早治疗,把握好最佳治疗时机。
中医治疗优势
出现了颈椎病症状可以通过以下中医方法治疗
① 药物的治疗
可采用活血化瘀,舒经通络的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外用膏药贴剂、熏蒸等方法治疗,从而缓解颈椎病所引起的颈肩背部的酸胀疼痛,并且通过活血化瘀,舒经通络的药物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解除肌肉的痉挛,缓解颈椎病的症状。
② 手法的治疗
采用中医的手法进行正畸的治疗或者是穴位的治疗来解除颈椎病所引起的临床症状。
③ 可以配合针灸,针刀,拔罐以及颈部的牵引治疗
解除颈椎病所引起的神经血管的受压,给神经血管水肿以及供血恢复创造条件,也有利于颈椎病症状的临床恢复。
颈椎病的4大特点
1、病程特点:病程长且为慢性发病过程。
2、年龄及性别特点:发病年龄大多在中年及其以上,男女患病比例相似。
3、职业特点:像长期伏案工作、缝纫或者进行电脑操作等工作的人群发病率较高。
4、临床表现特点:临床表现比较复杂,与内科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的表现症状存在一定相似之处。